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地方小吃 > 各地小吃 > 正文

吃面大省甘肃,为什么离不开杂粮?

发布日期:2022/3/12 11:08:52 浏览:851

状元县,还是闻名全国的“中国小杂粮之乡”。这里土层深厚,光照充足,种植着糜子、荞麦、莜麦、豌豆、扁豆等多种小杂粮。在唐代,会宁一带就被称为“粟州”,可见其杂粮物产之丰饶。

会宁县梯田层层堆叠,自古是杂粮之乡。

图/视觉中国

“荞麦之乡”则是庆阳环县,位于毛乌素沙漠与黄土高原交汇地带,气候温凉,日照充足。另外,陇南武都和定西通渭因为气候凉爽,更适合苦荞生长,通渭是全国最大的苦荞麦产区,被誉为“苦荞麦之乡”。同样,莜麦喜寒凉,所以主产于定西和白银。

祁连雪山下的河西走廊,大麦正在黄熟。

图/视觉中国

河西走廊依靠祁连雪山融水,这里是全国最适合种植啤酒大麦的地区。其中的永昌县被誉为“优质啤酒大麦之乡”。甘肃杂粮家族的“新贵”藜麦,也在河西走廊生根。

甘肃人的命,都是杂粮给的

甘肃人的心里,都对小杂粮有种复杂的感情。

平凉静宁县,一片五彩斑斓的小杂粮种植基地。

摄影/王毅

在遭受旱涝等自然灾害,小麦玉米等主粮秧苗枯死、粮食失收后,补种小杂粮最有可能获得收成,所以它们是重要的备荒救灾作物。

过去在饥饿线上挣扎的祖祖辈辈,吃小杂粮吃到又爱又恨。家里老人说,以前天天吃“蜀黍面”(高粱面),红得像猪血,弄不干净的时候连糠也吃下去,扎得嗓子疼。

老一辈人又爱又恨的高梁面粉。

图/视觉中国

所以,等到温饱问题一解决,各种小杂粮因为产量低、收种累、口感差等原因,就很快被大量“抛弃”了。直到最近十余年,小杂粮们才重新回到了甘肃人的餐桌,不是“救命粮”的身份,而是“金谷子”销往全国,庆阳的小杂粮甚至出口到了国外。

临夏的藜麦,成为当地创收致富的“金谷子”。

图/视觉中国

其实,小杂粮的身影从未远离过甘肃人的生活——睡觉枕的是荞皮枕头,扫地用的是扫帚高粱或者糜子穗,糜子杆可以用在盖房铺顶,起保暖作用。高粱面粉虽然不好吃,但高粱秆是绝佳的烧火材料。有趣的是,兰州牛肉面还有一种独特的“荞麦棱”面型,就是因为甘肃人知道荞麦籽是三棱形。

现在虽然主要吃白面了,可甘肃人做饭还是喜欢掺一些荞面、莜面或豆面,那才是最熟悉的甘肃家常味道。

平凉的胡麻收割,甘肃人的餐桌不会寂寞。

摄影/张律堂

小杂粮连接起甘肃的三个时代。它们的种植面积或大或小,它们的身影或远或近,可无论如何,它们的味道,以及它们培养出的甘肃人艰苦奋斗、坚韧不拔的精神,将一直在这片土地上留存、延续下去。

原创---风物菌

上一页  [1] [2] [3] 

最新各地小吃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