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地方小吃 > 最新资讯 > 正文

沙县小吃是如何成为餐饮巨无霸的?-沙县小吃

发布日期:2015/11/4 15:50:54 浏览:744


说到餐饮巨无霸,在中国,谁才是拥有最多门店的餐饮连锁企业呢?你可能认为肯德基或者是麦当劳,但你却忽视了那些在街头巷尾都能抬头看见的“沙县小吃”,这些靠廉价消费就能吃喝管饱的大众小吃,遍布中国大江南北,全国的店面高达两万多家,秒杀肯德基和麦当劳,深受屌丝们的喜爱。



在中国的饮食界,能跟沙县小吃的连锁体积相提并论的,只有它的死对头“兰州拉面”。其它的小吃如“桂林米粉”,“重庆麻辣烫”等虽然也发展迅速,但仍然无法取代沙县小吃的霸主地位。至今,沙县小吃已经发展到了德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秘鲁等国家,其扩展的速度令人咋舌。


到底沙县小吃是如何迅速占领中国的呢?


这得从一个逃债人的故事说起。原来在浙江福建沿海一带,有一种非常普遍的民间融资方式,叫“标会”。最早的时候,谁家遇到一些什么难事急需用钱,村里的四邻都会你出一点我出一点,大家搭把手一起帮个忙,但忙也不是白帮的,等还钱后还得奉上利息。


到1988年的时候,福建的沙县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很多的旧房子要换新房,手里缺钱的都去了标会。由于标会是谁给的利息高,钱就借给谁,大家拿到的回报多,所以参与的人就越来越多。那时,沙县的人几乎家家入会。


因为这个钱实在太好借了,一些赌徒就加了进来,希望能借这些本钱在赌桌上豪赚一把,结果很多人就赔了进去,债务还不上,只能纷纷外逃,这是沙县历史上发生的一次最为严重的金融灾难。


当年的邓世奇就是这样的一个跑路者,他欠下了巨额的债务,天天被债主上门逼讨。万般无奈下,只得和老婆逃往了厦门。虽然是外逃,但他们带上了全套做饭的家当:菜刀,擀面杖,鸳鸯锅等等,这样他们在路边架个锅炉,支个帐篷,摆个地摊,就能做起小吃的生意。


这对夫妻异地他乡,风餐露宿,过得的确非常的不容易。那时他们的摊位只卖三样东西:馄饨,拌面,茶叶蛋,价格也非常的便宜实惠。当时碰到农民进城打工,大量的民工涌进厦门,沙县小吃作为一种经济可口的美食,倍受民工们的青睐,这也使邓世奇迅速地暴富起来。


这个消息传到了沙县,乡亲们纷纷带着家当厨具奔往厦门。由于市场的需求非常大,几乎每开一家都能赚到盆满钵满,很快沙县小吃就在厦门一带发展开来,直到现在达到了三千多家。


邓世奇发了财之后,衣锦还乡,不但把过去的债还了,还应沙县政府的邀请,给乡亲们培训制作沙县小吃。沙县政府还决定,让200多名干部带领乡亲们外出创业,开办沙县小吃。成功开店的,政府还予以千元以上的补贴。在如此巨大的支持和鼓励的推动下,沙县小吃就在全国各地开始攻城掠地,不断地落地生花。


据统计,沙县外出经营“沙县小吃”的群众已经达到了5万多人。沙县小吃有了一定的规模,在大众心中打出了品牌效应,因为创业门槛低,制作相对容易,引得无数沙县以外的创业者们竞相模仿。


不管有没有沙县小吃原本的配方,是不是沙县人,都会打着沙县小吃的招牌开店,他们店内的菜品同样是沙县小吃常有的四道菜:馄饨,拌面,炖罐,蒸饺。这使人很难辨别它是否是地道的沙县小吃。


大众对于沙县小吃的消费根本不在乎地道或者山寨,只要价格实惠,味道还不错,顾客并没有计较得那么认真。由于沙县小吃被山寨也可以获得成功,这使得它更为快速地占领市场,到处生根发芽。


沙县小吃的品牌现在已经是深入人心,人尽皆知,这背后有沙县政府作推手的因素。沙县政府当时推“沙县小吃”,除了为解决群众劳动就业问题,还希望能把“沙县小吃”打出品牌,将来整合上市。


自从1997年推出“沙县小吃”的构想以来,沙县至今已经换了4届的政府,在对沙县小吃的宣传一直没有松懈,默默地为上市的梦想努力着。现在正是收获的时候,沙县政府准备在未来三年内整合全国6000家沙县小吃,建立起连锁的餐饮品牌企业,预计实现年营收500亿元,将沙县小吃打造成中式餐饮的第一品牌。


今天,沙县小吃是如此地贴近我们的生活,被我们所熟悉。你却很难想象这样一块闪亮的金字招牌的背后,是一个县城的政府用了18年的时间默默地耕耘的结果。


王自留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欢迎关注王自留微信号:wzl5833,一个有趣的财经自媒体,讲讲富人发家的段子,说说牛人赚钱的财技。

最新最新资讯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