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地方小吃 > 最新资讯 > 正文

护国寺街:记忆里热闹的北京老街,穿越了六百年时光

发布日期:2020/5/15 7:52:04 浏览:284

来源时间为:2020-04-27

护国寺街:记忆里热闹的北京老街,穿越了六百年时光

2020-04-2721:05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超大

标准

北京早知道

关注

小早北京早知道

01

在北京美食届,对传统小吃的评价可谓是褒贬不一。

喜欢的人那真是一天都离不开这些小吃,从早餐的豆汁、焦圈开始,能变着花样吃上一天。

饿了有炸酱面、卤煮火烧、门钉肉饼、懒龙,样样管饱。想点缀闲暇的时光,也有香甜可口的驴打滚,清爽微凉的豌豆黄,配上一杯清茶正好。

也有人说这些小吃太过平庸、太廉价,少了几分惊艳,与北京这中国首都、五朝古都的身价有点不相匹配。

就像糖耳朵、蜜三刀,名字虽有趣,可追究其原料,不过是面粉加糖,对糖分与热量的追逐未免太过急切。

可要是问起,这些小吃哪儿最全,大部分人都会指出一个地名——

护国寺

传统小吃

OLDBEIJING

如今的护国寺,已经成了北京小吃的代名词。人们提起这三个字,想到的都是餐厅统一制式的招牌,绿底衬着白色的字。

护国寺小吃店起源于护国寺街,而护国寺街的名字则来自位居这条街道的护国寺。

追溯它的历史,会发现这座寺庙比“北平”这个名字更加悠久。

护国寺

OLDBEIJING

护国寺始建于元,其址一说原为元脱克脱故宅。初名崇国寺(此为北寺,尚有南寺,已迷其踪)。

明宣德四年(1429)更名大隆善寺。成化八年(1472)赐名大隆善护国寺。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蒙古王公贝勒为康熙帝祝寿而修缮此寺,称护国寺。

护国寺位于护国寺街西段,北侧。坐北朝南。中轴建筑依次有:山门、金刚殿、天王殿、延寿殿、崇寿殿、千佛殿、垂花门、护法殿、功课殿、菩萨殿。垂花门后有横巷,将寺分为前后两部分。

近仅存金刚殿,寺北、西、东部分廊房及垂花门之后的菩萨殿(两层小楼)等。

清朝统治结束之后,北京城的建设主调都变得更加激昂,过去的规矩方圆,在新时代的眼中就变得过于保守。

山门处盖了北京市钟表眼镜公司办公楼,原将金刚殿圈入院内,现已单辟一院,归北京市佛教协会管理。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保留下的大殿形态完整,彩绘、吻兽等还有当年的气势,只是被围墙围住,暂时进行保护。虽然孤独,但这座大殿却记载着丰富的护国寺故事。

02

对于过去的北京人来说,比护国寺更顺口的名字叫西寺或西庙,这是为了与东庙隆福寺相呼应。西庙和东庙,就是老北京内城两个最著名的“寺标”。

护国寺的庙会在老北京享有盛名。《京都竹枝词》将其与隆福寺的庙会一同提起,称,“东西两庙货真全,一日能消百万钱。多少贵人间至此,衣香犹带御炉烟。”

在老的护国寺里,从山门开始到大殿,其中一溜儿都是小吃摊,扒糕、凉粉、油炸灌肠、卤煮丸子等,老北京风味可谓应有尽有。

护国寺的庙会还带起了一整条街的繁华。

护国寺街明称崇国寺街,清称今名,民国后一度称护国寺大街。

这条街位于原护国寺山门前,西起新街口南大街,东侧紧靠德胜门内大街,长约600米,明清时期是老北京著名的商业街之一。

当时商家云集,店铺鳞次栉比,古玩店、字画店、鞋帽店、饽饽铺一家挨着一家,后来又有了钟表店、照相馆等“洋玩意儿”。逢到有庙会的日子,庙里庙外,人群熙熙攘攘,摩肩接踵,热闹非凡。

建国之后,北京的城市规划几经更新,护国寺街渐渐失去了从前的热闹气息,却依然是老北京风情浓郁、文化底蕴深厚的街区。

进护国寺西口不远,路北是“护国寺小吃店”,店面不大,却名声很大。因为它是护国寺庙会特色小吃的传承者和集大成者。

1956年,当庙会停办时,为不使庙会上的特色小吃失传,有关部门将在庙会上颇具名气的茶汤英、扒糕年、白薯王等10多位摊商组织起来,开办了护国寺小吃店。

半个世纪来,小吃店聚集了京味小吃的精华,并不断挖掘、改良传统品种,现在经营着艾窝窝、豌豆黄、蜜麻花、鸳鸯酥、蝴蝶卷、兰花盏等100多个品种。听着这些动听的名字,都让人馋涎欲滴。

1999年春节,在新加坡举行的“第13届春到河畔北京民俗展”上,十几种护国寺经典小吃品种一亮相,立即引起轰动,电台、电视台、报纸、杂志竞相报道,新加坡总理当即预定了100个驴打滚用于国宴。

护国寺小吃为北京争了光。

03

在护国寺小吃店对面,路南是人民剧场。人民剧场建成后主要用于上演京剧。

1951年至1961年,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正住在护寺街9号,离人民剧场仅一箭之遥,梅先生和梅剧团的重要演出大都在这里进行。

梅先生生前排演的最后一个剧目,也是他的代表性剧目《穆桂英挂帅》就是1959年5月25日在人民剧场首次公演的。演出后立即引起轰动。

人民剧场

OLDBEIJING

从人民剧场往东走,隔不了几个门,52号的小四合院中住过“皇弟”溥杰。

这个小院原是清醇亲王载沣的产业,作为遗产分到了末代皇帝溥仪的弟弟溥杰的名下。1960年溥杰作为战犯被特赦后,从抚顺回到北京,住进了这个小院。

不久,他的妻子嵯峨浩从日本回京与他团聚,他们一起在这里度过了晚年时光。溥杰常在北房的卧室、书房中著书写字。他写下了大量有历史价值的回忆录。

他还在作为客厅的南屋里接待了大量中外宾客。以他特殊的身份介绍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宣传新中国的成就,起到了别人很难替代的作用。

沿护国寺街往东走,快到东口时,路北9号是一座普通的两进四合院,这就是一代戏曲大师梅兰芳的故居,他在这里度过了人生最后的10年。

梅兰芳在北京住过许多地方:1894年,他出生于北京宣南李铁拐斜街,以后住过百顺胡同、鞭子巷三条、南芦草园胡同、无量大人胡同等。

“九·一八”事变后,他举家迁往上海。1951年他来北京开会时,周恩来总理希望他在京定居,并指示国务院拨给一处住宅,看了几处,最后选定了这处面积最小,但当时没有住户的院落。

这里原是清代庆王府的马厩旧址,民国时期禁烟局曾设于此。新中国成立后改为招待所,经修葺后,梅先生于1951年搬入。

在这里居住的时期,梅兰芳先生的社会活动极为繁忙。

他先后担任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中国戏曲学院院长、中国京剧院院长等。他还频频出访,为国家的和平外交事业赢得声誉。

他的家成为戏剧界人士的聚会中心,全国各地的著名艺术家,如周信芳、俞振飞、红线女、马师曾、袁雪芬、常香玉、丁菊仙等到京时都会到护国寺街9号会见梅先生。

当时他年事已高,但仍不辞辛苦到全国各地巡演。他对艺术丝不苟,故居的庭院里留下了他不倦追求的身影。他坚持吊嗓子、练功,从不懈怠。

1961年8月8日,梅兰芳心脏病突发逝世。去世后,他的夫人福芝芳将他的遗物3万余件献给国家。

1984年护国寺街9号被列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开始筹建“梅兰芳纪念馆”,1986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

04

时至今日,若单是为吃一口地道的北京味、为看一眼寺庙,几经改造、重建的护国寺街其实已经不再是一个好去处了。

北京人最熟悉的老店夹在簇新的“老北京”招牌之间,间杂着兰州拉面、云南菜、或是物价高昂的小超市,赫赫有名的护国寺也只剩下一个金刚殿,不伦不类的躲在一个购物中心后面。

街上的护国寺小吃虽人来人往,似乎还能显出它的一丝辉煌,可人流来往之间,已是外地口音居多。

店铺的门脸显得很是仿古,店铺里的装修也愈发精致,可无论是招牌还是味道,都离北京人记忆里的护国寺越来越远。

笔直的街道宽阔了许多,路面更加平整,路灯驱散了夜色,正如一个更加现代化的北京正日益取代人们记忆中的老北京城,快节奏的国际化大都市渐渐取代了过去那个慢悠悠的旧城。

当上了年纪的人们再次踏上这里,他们很难再找到过去庙会的影子,也再看不见那些摆摊的小贩、撂地的艺人,还有小时候念念不忘的有趣玩具。

他们关于北京的记忆或许依旧停在过去,可北京已经往前迈了一大步。旧日的怀想成为历史发展的缩影,正如二环路将过去的北京圈在市中心,将其置于标本的位置。

然而,昔日的北京是鲜活过的。就像护国寺街,它给过去的北京人带来了许多欢乐,也给今日的游人带来几分对于过去那副热闹景象的幻想。

关于护国寺街的故事,您知道多少呢?

执行编辑:小早

原标题:《护国寺街:记忆里热闹的北京老街,穿越了六百年时光》

北京

特别声明本文为自媒体、作者等湃客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最新资讯
  • 西宁哪家酿皮好吃?看过来~04-30

    来源时间为:2024-04-22传承百年,藏在一碗酿皮里的“西宁记忆”。从西宁的小街小巷到大饭店里的美食菜单,从唐朝开元年间到新时代的2024年,从肩挑串巷到大……

  • 淄博爆火一年后“老魏烧烤”把分店开到了南昌04-30

    “从来没想过淄博烧烤一下子火遍全国,现在自我感觉有了荣誉感,身上还多了一些使命感!”4月16日下午,淄博市张店区,“老魏烧烤”的现任老板池光春坐在自家正在装修的……

  • 灵感中国Inspiration丨100块钱能在成都建设路吃多远04-29

    来源时间为:2024-04-25成都小吃千千万,哪里能把它们一网打尽?有一条街,不论是在外地游客还是本地人心中,都是成都必打卡的美食集中地。这条街聚集了全四川最……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