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地方小吃 > 小吃做法 > 正文

像沙县小吃一样全国遍地开花,汤溪菜可行吗?-沙县小吃馄饨做法

发布日期:2015/11/30 1:15:09 浏览:912

???


记者调查:


受原材料和餐饮人才短缺的影响,汤溪菜香飘全国还有点难


近段时间,首届金西(汤溪)餐饮名厨、名菜、名店、名故事、名传承人评选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而活动之下,由汤溪菜饮食行业商会发起的几次关于汤溪菜发展与未来的研讨会,也开展得很激烈。


就在最近的一次研讨会上,有人提出,关于汤溪菜的未来,应该像福建的沙县小吃一样,可以在全国遍地开花。


文/本报记者滕谦


汤溪菜味道浓重鲜美,


受很多人喜爱


汤溪菜不仅有味道,还有文化底蕴,有一定的故事。比如汤溪菜中的典型———烂菘菜滚豆腐。对于这道菜,坊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上世纪80年代,一位卫生监察员来汤溪检查餐饮的卫生质量,烂菘菜属于腌菜类,发酵的过程容易不卫生,于是这位监察员几次提到,如果下次他再看到装着腐烂菘菜的瓶罐,他将直接收去扔掉。


当天午饭,前几道菜上来时,卫生监察员没怎么动筷子,最后一道烂菘菜滚豆腐上桌后,这位工作人员马上盛了一碗饭吃起来。


在最近的关于汤溪菜的研讨会上,老文化工作者祝根山给大家分享了这个故事,听得现场在座的人都笑了。这个故事的大意是,吃过汤溪菜的人应该都了解,从百姓人家走出来的汤溪菜,有着浓郁的乡土味道。虽然它的卫生状况有待提高,但在许多人的印象里,汤溪菜味道浓重鲜美,很少有人说吃不惯。


此次回来参加金西(汤溪)餐饮相关评选活动的钱江平,已在外传播汤溪菜文化有24个年头。目前他在北京开有两家汤溪菜馆,并正在考虑是否在江西省修水县再开一家。“汤溪菜注重口味,带点微辣,同样适合北方人的口味,外面的市场很大。”在钱江平周围,现在有几位准备投资农家乐的朋友,正在求他帮忙寻找会做汤溪菜的厨师。


同沙县小吃一样,汤溪菜草根性十足


去年6月,市商务局与市餐饮协会对全市餐饮网点作过统计:全市大小餐饮网点16712家,其中市本级有3227家,而在金华市区经营汤溪菜的餐饮网点有500多家。


在金华市区的街头巷尾,几乎随处可觅汤溪菜的踪迹。它们多数没有大雅店堂,而以农家小厨或乡土小店面貌存在,但因数量多、分布广,俨然在金华的餐饮界占据了“一席之地”。于是,有人提议,何不把汤溪菜打造得如同福建的沙县小吃一样遍布全国各地?


在上世纪90年代,沙县为解决农民和城镇下岗职工就业增收难题,采取了一系列扶持措施,引导群众把当地历史悠久的传统小吃制作工艺转化成为产业优势,因其能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立足当地市场和适应当地市场偏好的特点,沙县小吃店开起来的门槛很低。在金华市区,记者经常看到一条街上开有多家沙县小吃店。


汤溪菜同沙县小吃一样,也起源于民间,口味适应性强。像烂菘菜滚豆腐、葱花肉、农家豆腐干、汤圆、鸡仔面等,都是历经几百年从地方百姓家走出来的家常菜,迎合大众口味,易于形成固定的消费群体。


而在文化方面,汤溪菜同样历史悠久。汤溪菜涵盖的是一个大汤溪的概念。古时汤溪县由汤溪、罗埠、洋埠、蒋堂、塔石、岭上等乡镇组成,且多以汤溪人自居,相同的农耕文化、相同的民俗风情、相同的饮食习惯,造就了古汤溪灿烂的文化,也为汤溪菜铸就了许多丰富多彩的文化故事。除了上文提到的烂菘菜滚豆腐,像汤溪小肉圆、生煎豇豆饼等,都有各自美丽的传说,也与当年艰苦的生活中汤溪人勤俭的生活习惯分不开。


原材料限于一地,遍地开花有点难


虽然汤溪菜和沙县小吃有着多种共性,比如草根性突出、迎合大众口味、价格适中、门面装修简单等,但汤溪菜作为一种菜品,要走出金华,甚至在全国推广,和小吃类相比,要走的路显然要复杂艰难许多。


像沙县小吃的原材料可以因地制宜,更多地在于小吃工艺的特别,比如其馄饨的做法,其肉感与本地的馄饨不同。记者在市区江北一家沙县小吃店看到,除了馄饨、面外,店里还配有豆腐干、鸡蛋、鸭头等卤制品,原材料都可在当地菜场中买到。


而汤溪菜中的原材料,有些只在汤溪当地有。最纯正意义上的烂菘菜就是由当地的厚大白腌制而成。汤溪的厚大白,杆子特别长,叶子只有一点点,上桌时还能看见白菜杆子,入口即化。眼下,浙江省农业部门已把汤溪厚大白、白辣椒的种子保留起来。


要做地道的汤溪菜,原材料就要正宗。为此,在外开了20多年汤溪菜馆的钱江平,像两头乌、烂菘菜、汤圆粉、千张等原材料,他都是托人从金华用泡沫箱装了,再空运至北京。他说,虽然东北的大白菜也很有名,但从他在北京开汤溪菜馆的第一天起,他的烂菘菜原材料用的就是汤溪的厚大白。“客人也特别在乎这个原材料是否地道”。


原材料供应局限于一地,加上它们都属于生鲜类的材料,距离远势必会造成原材料有时供应不上的局面,而菜品的新鲜程度影响汤溪菜在外地的品质口感,就如有人觉得,在金华吃海鲜和在宁波吃海鲜的味道不同。


即使在研讨会上,有人提出了“地方菜要做大做强,必须要有自己的种植养殖基地和配送中心”。但在记者看来,原材料局限于一地,多少会成为汤溪菜走向全国进程中的束缚。


餐饮人才短缺,是更大的障碍


除了受原材料供应的限制,在餐饮方面人才的短缺,也是汤溪菜要做大做强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一年多前,家住市区四牌楼的方先生常到附近菜市场旁的拉面馆吃面条,当时店主是一对来自汤溪的中年夫妇,他们家的拉面味道好、价格便宜,附近上班的人都爱跑过来吃。现在,店的牌子依然是当时的那块牌子,但店主已不再是汤溪人,生意也不再像以前那么红火。


据了解,汤溪菜餐饮业主正在渐渐发生变化:老一代的汤溪人,不少人功成身退;新生代的汤溪人,由于做餐饮辛苦,许多人不愿干这一行,汤溪特色餐饮业的传承出现了人才断层。


最近,找厨师难的局面,对钱江平身边几位打算投资农家乐的朋友而言,感觉更为棘手。目前,要在金华找一名有10年经验以上、同时又愿意到外地去工作、乐于把汤溪菜发扬光大的厨师,这几位投资者都直言很难。


据说,目前金华还有些土菜馆,因为厨师人手不够,在糍粑、汤圆等土名点上,专门请来了会做这些点心的农村妇女。地方菜面临人才短缺的局面,似乎越来越紧迫与严重。市区一家汤溪菜馆的老板就向记者抱怨,每到年末或年初的时候,他就特别担心厨师不干了,现在要找一个会做菜性格脾气又合得来的厨师,太难了。


随着金西开发区的旅游行业和现代新城的快速崛起,将有越来越多的人涌入金西。这样一来,不仅是在外发展汤溪菜的农家乐需要人才,金华本地也需要这方面的餐饮高手。


可以说,此番对汤溪菜相关内容的评选活动,相当于是对汤溪餐饮行业的一次资源优化整合。不过整合之后,如何快速有效地培养一批新生代人才来接班与创新,才是汤溪菜能走得更远更强的保证。


最新小吃做法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