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地方小吃 > 小吃做法 > 正文

沙县小吃,“林师傅们”的掘金之路第09版:深度报道20150116期太原晚报

发布日期:2016/3/5 10:02:05 浏览:800

沙县小吃,“林师傅们”的掘金之路

6万从业人员,一年营业额60亿元,纯收入8亿元,这是个多么辉煌的、值得骄傲的成绩,这个“亮瞎眼”的数字是努力的沙县人创造的。坊间有这样的说法:有城市的地方就有沙县小吃。的确如此,无论是繁华路段还是犄角旮旯,人们都不时能看到沙县小吃的身影。据了解,我市目前有100多家沙县小吃,这个规模据说已经超过中国工商银行的布点。然而,沙县小吃同业公会的副秘书长称:太原市场目前还在初级布点阶段,沙县人在太原的掘金之路才刚刚开始。

市场:沙县小吃来袭

我市有100多家沙县小吃,不在这条路上,就在下个路口的拐弯处,肯定能碰到一家沙县小吃。“一大早,走进店里,拿出十几块,吆喝一声,不出10分钟,一盘热气腾腾的小馄饨抑或一碗香气四溢的麻酱拌面就搁上桌了。淋点山西的老陈醋,再蘸点辣酱酱,酸辣爽口,呼啦啦吃下肚子,从嗓子眼一直舒坦到脚心底。”市民柴先生是沙县小吃的绝对粉丝,几天不吃就馋了。

柴先生的介绍,让记者口水涟涟。昨日一早,记者就来到铜锣湾的沙县小吃店。“早上七点就开门了,备菜、炖汤、包饺子……直到凌晨三四点,几乎一整天都在营业,客人随时进店都可以吃到新鲜热乎的小吃。”小吃店的老板林师傅,一边麻利地包着蒸饺,一边和记者聊天。林师傅是地道的沙县人,长着一张娃娃脸,虽然年近40了,但是看上去也就30出头,细眉细眼,很是亲和。

这家沙县小吃店是2008年正式开张的,林师傅和大兄哥合伙做老板。“当时太原沙县小吃还不是很多,生意也还不错。最近这几年店开得多了,尤其是今年的生意不如那几年。”记者仔细观察了这家小吃店,50多平方米,8张四人桌,有一半面积是敞亮的厨房,里面有两位伙计正忙着切菜、炖汤,肉香味儿弥漫着整个小店。墙上挂出的红底黑字的大幅菜单上显示约有60多个品种,分为小吃、炖品、面食、套饭四大类。“沙县小吃的种类每家都是大同小异,我们的价格也不高,一般来说15元左右肯定吃好了,最贵的套餐也就25元。”

记者看到,尽管店面不大,但林师傅的生意还是十分兴隆。上午10时左右,来店里吃饭的顾客便络绎不绝。当询问到林师傅的收入时,他狡黠地瞥了记者一眼:挣不了多少的。但是就凭一年20多万元的房租,林师傅的收入应该错不了。此外,林师傅表示,如果自己不生病,他会一直在太原干下去,这也印证了他的收入还是很可观的。

观察:材料上乘考究

就在记者和林师傅攀谈中,一位送货的师傅赶来了,卸下十几箱广东河粉。“这些货是每天进,还是隔几天,货源是哪里的?有没有统一供应?半成品是否是中央厨房统一配送?”林师傅称:“正宗的沙县小吃店对原材料的把关是非常严格的,都是总部指定的供货商,像河粉,我们一直用的都是广东的,那里的河粉最地道。什么时候用完,什么时候进货,半成品都是统一供货。”

对于林师傅的说法,沙县小吃同业公会副秘书长张鑫的说法更权威:“所有的沙县小吃店,都是全国统一配送原材料,每个批次都有详细严格的记录和审查,同时还配备网络监管平台,从源头保证食材的安全和口味。”

记者看到,林师傅的后厨内共有三口锅同时工作,其中一口是小木桶营养炖品,小火慢炖。另外两口锅,一个是煮馄饨、面条的汤锅,一个是炖鸡腿、豆腐干的肉锅,“必须保证顾客进门就能吃到热乎的饭,还得保证口味纯正,尤其像炖汤,必须掌握火候,而且还得炖够一定的时间。”林师傅还热情地请记者品尝他的汤品。

采访中,一位在太原经商的沙县老乡来林师傅店里打包馄饨:“来太原多年了,还是喜欢我们老家的口味儿,这家店很正宗,我几乎天天来。”

探究:政府竭尽全力

采访中,记者发现沙县小吃的装修风格、菜单设置、店面装修几乎都是统一的。林师傅的店面门头上红底黄字“沙县小吃”四个大字,在“沙县”和“小吃”中间是沙县小吃的商标。张鑫告诉记者,这个商标是判断沙县小吃是否正宗的重要标志。

“沙县小吃多为‘夫妻档’或‘父子兵’,能有如此规模的发展,靠的就是规范的管理和政府的扶持。”张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从1997年起,沙县组建了沙县小吃同业公会、县政府牵头的沙县小吃业发展领导小组及沙县小吃业发展服务中心。这3个机构全面负责沙县小吃业的组织协调、管理服务、技术培训、维权保障等工作。

“重视品牌宣传也是我们沙县小吃能够走向全国的原因之一。”张鑫说,1997年以来,县政府将每年12月8日定为“沙县小吃文化节”。目前,沙县小吃同业公会已在全国29个城市设立了联络处,负责公会与业主的信息传达及维权服务。

据介绍,沙县是福建省的内陆山区县,全县外出经营沙县小吃的“林师傅们”达6万人,占全县农民劳动力的84.4。自1997年首届沙县小吃文化节举办以来,经营沙县小吃一直是该县广大农民增收的主渠道,也成为该县主导产业。

张鑫称,近年来,沙县政协主动联系沙县小吃办、农业局等部门,多次开展对口协商活动,并组织开展了“沙县小吃业运作模式”的专项调研,向县政府提出了加强沙县小吃品牌的保护和应用的建议,继续加大对小吃业的扶持引导力度,积极推进公司化运作进程,加快推动个体户提升经营档次。

借鉴:模式值得学习

有了政府这块坚强的后盾,沙县小吃在全国的发展势头如火如荼。沙县小吃店在太原的发展势头,也引起了我市烹饪餐饮协会的关注。协会副会长李镛称,我们本土能数得上的小吃不多,像羊肉汤、丸子汤、头脑都有强烈的地域特色,外地人吃得很少。在沙县小吃未进入之前,我市的小吃以陕西的面皮、夹肉饼和四川的麻辣烫、担担面为主,也就是说市场以陕军和川军为主。近三四年来,闽军高举沙县小吃的大旗强势来袭,市场很快形成“三足鼎立”之势,更确切地说,沙县小吃已经占据了半壁江山,如此规模着实让人刮目。

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确实,复制这样的成功太难。李镛说:“像沙县这样‘全民皆小吃’,并让小吃形成当地支柱性的产业、在全国攻城掠地的例子,真是绝无仅有。但是,我们必须要学习这样的模式,从中借鉴有益于自己的亮点,沙县的做法完全可以写入营销管理的教科书。”

连锁经营,统一配货,规范管理,政府营销。这些都是值得借鉴的,尤其是政府的全力支持最让人注目。李镛认为,虽然小吃特色不足,但是我们面食那是当之无愧的第一,然而多年来,各面食店大多以散兵游勇的状态存在,很难形成强大的生命力。我们不妨也将面食当作一个产业来打造,出台扶持政策,全力推广宣传,如果政府能在推广营销上有所作为,或许山西的面食也能掘金全国、创造奇迹。”李镛说。

本报记者贺娟芳文/图

最新小吃做法
  • 这些土得掉渣的美食你都有吃过吗?这些土得掉渣的美食你都有吃过吗?04-16

    无论严冬还是盛夏,总有那紫红色的呱呱在摊点出售,食客往来不断,生意格外红火。一、坨坨肉坨坨肉,彝语称”乌色色脚“,意思是猪肉块块。坨坨肉……

  • 全国各地吃麻辣烫图鉴04-16

    来源时间为:2024-04-11最近甘肃麻辣烫热度仍旧不减,人群乌央乌央的冲进天水这座城(淄博:此画面似曾相识),麻辣烫老板忙的连锅都煮坏了,网友纷纷表示,老板……

  • 吃完天水麻辣烫,下一站,武威宠你!04-03

    来源时间为:2024-03-29吃完天水麻辣烫,下一站,武威宠你!时间:2024-03-29点击:0来源: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网站一碗麻辣烫,火了一座城。这个春天……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