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地方小吃 > 最新资讯 > 正文

万木新绿江浙行(12

发布日期:2018/5/14 8:10:57 浏览:437

来源时间为:2018-4-17

2018年4月17日—19日,晴,浙江杭州。

在《万木新绿江浙行(4):邹大鲜与月河街》一文中,笔者介绍了浙江嘉兴本帮菜老字号邹大鲜的部分菜肴,很多老饕朋友甚是喜欢。

其实,江浙一带的特色面食和快餐也非常可口,比如大街小巷寻常小饭馆中的馄饨、拌面、烧麦、小笼包、一煲一饭等。

馄饨、拌面、烧麦、小笼包不用解释,可啥叫一煲一饭?就是一份炖煮的菜加一碗米饭。这份菜可以是红烧狮子头 卤豆干 蔬菜,也可以红烧肉、大排、炒小鸡等荤菜 卤豆干 蔬菜,好吃价不贵,一份才十六至十八元不等,饭管饱,汤免费。

一到杭州,笔者就惦记着满大街找那种小饭馆,不仅因为心里总想着那口小馄炖,还因为这里面藏匿着一个很久很久以前的故事。

三十九年前,笔者大婚,没有结婚照,也没有摆酒席收红包,我们买两张火车票就开始在当时还非常前卫时髦的旅行结婚(估计现在仍然喜欢旅游的毛病就是当时落下的)。

我们从昆明出发,旅行结婚的第二站就是杭州,火车到达恰巧是凌晨,不好打扰朋友,决定在车站猫四个小时。

在车站长椅上打盹时,一股肉面混合的香味悠悠钻进鼻孔,勾引早就腹中鼓噪的我们,

跟着这股香味就钻进车站外一家热气腾腾的面食店。

那个年代讲究为人民服务,杭州小饭馆服务员的态度也非常端正,哪怕是半夜,话中带笑的吴侬软语新鲜又舒服:你们吃馄饨,要几两?我们哪里知道杭州饭菜斤两讲究的里格隆,加上肚子咕咕叫,忙不迭地回了声“五两”,然后就舌下生津地等着。

六十岁以上的人都知道,那年头我国经济落后,基本买啥都要票证,买肉要肉票,买布要布票,买糖要糖票,吃饭自然要粮票。当时各省都有地区粮票,全国有通用粮票,无论大小饭馆,钱和粮票缺一不可,否则店家就不卖给你。

两个大活人五两小馄饨,在那个“节约闹革命”的火红年代,这已经非常节约了,有过那段经历的朋友可以作证。

不一会,服务员端上十个大碗,满满当当一桌子,我们瞬间傻了。

原来,江南人斯文,馄饨半两一碗,六个并不小的小馄饨加一大碗汤才一毛钱,与我们想象中的一碗三两、一碗二两,相去甚远。

见此新鲜事儿,旁边的当地食客忍不住笑出了声,而十分尴尬的两个土大兵,只能是红着脸闷头吃。

我们身穿军装,不敢浪费粮食,只能咬牙把十大碗中的全部馄饨塞进肚里,鲜死个人的高汤也没喝上几口,额地个亲娘勒,肚子里实在是没地方了。

第二天我们学乖了,上街吃馆子也假装斯文地要一两馄饨(两碗),可另外再要四两小笼包时,记性又让狗吃了,结果又把自己整了个十分尴尬,原来杭州的小笼包也是半两一屉、一屉四个一毛二。

虽然满桌子馄饨碗的景象没有重现,但摆在桌子中间的一摞八屉小笼包,很扎眼也很档视线,搞得夫妻俩说个话都得左右伸脖子晃脸。

这顿馄饨加小笼包是全部吃完还是浪费一小部分的情况已经记不得了(第二天我们穿的是便装),但杭州馄饨和小笼包的美味却深深地留在笔者大脑的记忆细胞中。

虽说之后也曾多次因公去过杭州,但馄饨小笼包这种廉价小吃是上不了公费餐桌的。

回忆完毕,书归现实。

这次江浙自驾游,笔者在北京就惦记上了这一口。

在杭州下榻酒店附近,很容易就找到好几家经营本地特色面食和快餐的小饭馆,几天轮流品尝下来,还是那久违的熟悉美味,还是那厚道的亲民价格。

一碗小馄饨端上来,大大的碗中宽宽的汤,十粒皮薄肉显的馄饨小巧精致,汤面上飘着几粒葱花、几小片紫菜、几丝鸡蛋皮和豆腐皮,看着都那么撩食欲。用小汤勺舀上一粒小馄饨送入口中细细咀嚼,薄面皮筋道,猪肉馅味鲜,再喝上一小勺清汤,一股舒坦顺着喉咙直达胃中,清香中似乎还有一点胡椒的味道......

还有葱油拌面,一只大碗中整齐码着一叠面条,没有肉臊子,没有其他佐料,就是少许现泼的热葱油,味道也很好。

小馄饨和葱油拌面都是六元一碗,同时买两份只需十一元,笔者一份小馄饨一份葱油拌面饱矣。食量大者也可选用十二元十个的鲜肉大馄饨,或再加一份烧麦。想换换口味吃米食,也可品尝一煲一饭,笔者吃过红烧狮子头(乒乓球大小的狮子头有五个) 卤豆干 蔬菜的一煲一饭,,十六元的好味道吃得是肉足饭饱,满意而归。

川人的笔者历来认为,中国美食小吃中,四川小吃应该霸道地名列第一,此外广式早茶、陕西面食和杭州面食,也是笔者脱帽并向往的三大名品。其中,川陕小吃重辛辣显个性,粤浙小吃偏甜咸讲回味,各有千秋。

近些年笔者更感到,从健康养生的角度出发,作为早餐或晚餐,也许粤浙小吃更适合老年人。

杭州再品久违的小馄饨,算是圆了一个记忆中的梦,也给这次江浙自驾游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玩爽了,吃美了,还想干啥?

一路向北,打道回府。

(全集完)

杭州小吃

杭州小吃

杭州小吃

杭州小吃

杭州小吃

李国章简介:

李国章(网名:巴厘海风、巴厘海风杂货铺),退休前任经济日报高级记者,在经济日报工作22年,曾先后3次共13年常驻印尼。

《万木新绿江浙行(12》相关相似阅读参考资料:
江浙行省、江浙沪自由行攻略、江浙骑行、江浙沪自由行、江浙等处行中书省、江浙沪自由行路线、江浙沪骑行、江浙行动委员会、江浙自由行攻略

最新最新资讯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